<b>天津日报:智慧与激情在南开燃烧

2007年11月17日07:36[我来说两句] [字号:]

摘自:津报网-天津日报

展示与交流的舞台

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上,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挑战者”带来了精心准备的作品,也为大赛带来了一股异常强劲的“挑战”风暴。布展期间,参赛者完成布置和调试工作后,还饶有兴趣地参观其他参赛作品,并热烈地相互交流。

蔡震天是台湾淡江大学网页设计专业的大四学生。对羽毛球和机器人都很感兴趣的他惊喜地发现了一个“羽毛球训练机器人”项目。在听了大连理工大学的项目负责人介绍后,他说:“真让我大开眼界,内地的机器人项目创意很好,基本功很扎实,让我们学到很多。”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参赛选手、大三学生帕特里克是第一次来中国。在布展现场,他一边热情地向中国、英国等国家高校的参赛者介绍自己的学校,一边在背后的展板空白处画了一张体现明尼苏达大学位置的地图,“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的学校。欢迎你们到我们学校参观。”他说:“虽然是第一次来中国,但主办方的周到服务让我一点都不感到陌生,在这里与来自各个国家的参赛选手交流,也是一个了解各国学校、学生难得的机会。”

海内外大学生用各种语言交流着,许多国外大学生还主动向中国学生学习中文。竞赛场成为海内外大学生交流与展示的舞台。

香港大学:

我们带来了最优秀的作品

香港大学领队欧荣光带了6位学生来参赛,他坦言很有压力,“香港大学已经参加过四届挑战杯,我们最深的感受是一届更比一届强”。欧荣光特地向记者介绍了机械工程专业大三学生陈伟雄的作品《地下管道检验车的设计和发展》。这个项目实际上是一个地下管道检查车,可以在地下管道超过使用寿命之前予以预警,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很有社会应用价值。

台湾南开技术学院:

我们是主办方的忠实粉丝

这是台湾南开技术学院第一次来内地参加比赛,该校领队李明谅介绍说,学校的创办者是南开大学的忠实“粉丝”,对南开的办学理念非常认同,因此决定把南开精神带回台湾。“一开始叫做南开工专,后来改称南开技术学院,明年将改为"南开科技大学"。”

李明谅特别向记者推荐了“咖啡豆烘焙机”,这个装置可以将咖啡豆烤出最香浓的味道,日前已在台湾申请专利。“我们希望可以在天津的咖啡店里看到我们的发明”。

上海交通大学:

作品个个有亮点

作为一所多次参加挑战杯比赛的学校,上海交通大学这次带来4个作品:生物机电一体化仿真人手、高速无人智能搜救巡逻艇、组织工程气管、便携式宽带数字综合业务卫星通信地球站。4个项目中,便携式卫星通信站的参赛选手之一王喆曾经参加过上一届挑战杯并获得一等奖。今年,他又带来新的作品再次参加挑战杯。“生物机电一体化仿真人手”的指导老师盛鑫军曾在2001年西安交大举办的挑战杯上获得二等奖,如今他已成为上海交大的一名老师,并带着他的学生再次加入“挑战杯”。

英国国王学院:

青年人要勇于创新

迎接挑战

英国国王学院是本次挑战杯唯一的英国参赛学校。他们共带来了两项作品,一是由乔和亚当负责的关于学生会体制改革的论文,另外一个项目是关于中国不同类型银行各自运营状况的调查报告。两个参赛作品都是人文科学背景的,这与其他学校的参赛作品有很大不同。针对这次挑战杯的宗旨之一“创新”,他们认为,青年人要勇于把握机会,敢于创新,迎接未来挑战。

两岸学子合作擦出智慧火花

台湾淡江大学参赛队带着他们与南开大学联合创作的科技作品抵达天津,这是历届“挑战杯”中两岸大学生的首次合作。淡江大学资讯管理学系主任、“挑战杯”参赛项目指导教师萧瑞祥对自己学生的作品很有信心:“我们参赛的两个作品都是与南开大学合作完成的,双方学生在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上有互补优势,作品可谓是两岸青年学子的智慧结晶。”此次淡江大学和南开大学合作完成的两个作品分别是“mychannel虚拟电视台”和“桌面机器人辅助多模即时交流平台”。前者是将电视台的概念应用到网络平台,建立一个语音社区;后者则相当于一个“表情机器人”,可以在QQ对谈中通过机器人将谈话者的表情传达给对方。

今年8月,萧瑞祥带着淡江大学的6名参赛队员在南开大学呆了10多天,两岸的大学生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学习、一起熬夜。在交流过程中,萧瑞祥发现两岸大学生的研究思路很互补,合作起来更能擦出火花。“台湾大学生很有创意,总会产生新的想法,但操作能力较弱;内地大学生基本功很扎实,可以很快将创意变成现实。”萧瑞祥说:“这是两岸学生的首次合作,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大赛拓展合作面,不仅是南开,还有更多的内地高校,都是我们想要合作的对象,这是我们的心愿。”


FaLang translation system by Fabo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