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实验室概况
南开大学软件学院智能计算实验室以AI计算系统的基础理论与产业实践为核心,系统性开展系统软件、工业软件、智能应用、平台软件等多方向的研发工作。
二、科研平台支撑
实验室依托南开大学软件学院,协同“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海河实验室”、天津市操作系统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软件体验与人机交互重点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等资源,提供“数据-算法-算力”三维科研支撑。拥有自主构建的TB级高质量多模态数据,为大模型等相关技术研发与生态落地提供全链条支撑。
三、核心团队与交叉学科布局
团队由南开大学讲席教授、软件学院前院长张玉志领衔,核心成员包括孙羽菲研究员(深度学习、异构计算方向)、陈锐(异构计算、工业软件方向)、兰格(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方向)、罗纯(数字经济方向)、隋轶丞(异构计算方向)、李正丹(智能软件方向),汇聚几十名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组成的研发梯队,形成学科交叉、领域互动的研究布局,推动“学术前沿-产业需求”双向赋能。
四、学术积淀与产业协同
课题组近三年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4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20多项,软著30余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科技委重点课题、省部级课题和横向课题10多项,累计科研经费约7000万,与启元实验室、海河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上海图书馆等单位开展技术落地合作。在大模型研究领域,目前已参与并在“国家队”中站稳脚跟。
五、行业影响力与社会贡献
团队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团队领军人张玉志教授担任科技部十四五“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 “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海河实验室”前沿学术中心主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多年来为软件行业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贡献力量。
六、核心技术突破
实验室形成三大标志性成果:
1. **智能计算软件平台**:针对天河三号EF级超算系统软硬件特点和大规模智能计算的应用需求,开发并优化的智能计算软件平台,对我国在智能计算领域的前沿创新和超级计算技术的领域发展方面有着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2. **智能计算服务管理平台**:集成了异构编程模型转换系统、计算调度系统和可视化深度学习开发系统,支持异构编程模型自动转换、弹性容错调度、混合精度训练和可视化深度学习开发;
3. **大模型技术生态体系**:实现了大模型“数据构建-训练-应用-评测“的生态闭环,突破高质量多模态数据资源不足、大模型训练和微调优化困难和传统大模型评估技术限制,形成“数据驱动迭代、评测反哺优化”的智能闭环,推动大模型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产业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