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研究做在田间地头上: 南开学子三下乡调研新乡县农村电商扶贫


仲夏时节的豫州大地,一片郁郁葱葱,勃勃生机。南开大学软件学院“赴冀、豫扶贫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师生一行7人来到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他们紧密结合专业知识,走访政府相关部门、深入乡村田间地头、访谈农村电商典型人物,以“南开人扎根贫困村,云平台承载扶贫梦”为主题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寻取一手资料,深入乡村访民情

实践期间,师生们走进刘庄、崔庄、毛滩、七四等7村34家农户与3所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在第一书记的办公室、农户的土炕、电商服务中心的柜台、乡间的土路,实践队详细了解当地的扶贫情况以及村民们对电商扶贫的观念与看法,6天、198公里、213人、400余分钟的访谈音频、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同学们震撼于贫困户艰难的生活条件,也激动于危房改造、医疗报销、定期体检等国家精准扶贫的落地与成效,同学们思考于农村普遍存在的“老人知扶贫而不懂电商,年轻人用电商而不思扶贫”实际问题,也兴奋于在成功电商企业的带动下农民们解决了就业问题,大幅度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水平。


——深度理解政策,走进政府寻答案

在当地政府与团县委的支持与指导下,实践队师生先后与新乡县扶贫办主任朱翠平、县商务局电商办主任李云生和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刘树飞进行调研访谈。通过访谈,实践队更加深入了解到当地根据实际情况与自身特点开展精准扶贫与农村电商扶贫的特色内容。新乡县电商扶贫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原则,围绕“全面提高贫困地区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提升农产品商品化率,建立农村电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三方面内容为着力点,努力扩大电商覆盖范围,精简实施程序,落实监督与管理。在访谈中,扶贫干部们对工作的具体信息如数家珍,实践队通过思考认为,制约电商扶贫发展的一大因素是电商物流成本与村民们日益增长的网络购买力之间的矛盾,发展电商扶贫,不能仅仅打通人们的购买渠道,更需重视打通销售渠道。


——探索扶贫经验,学习楷模访典型

刘庄村史来贺同志纪念馆,是实践队师生们永远难忘的一段经历——史来贺书记被誉为“中国村魂”,他身不离农村,心不离群众,手不离劳动,依靠对共产党、对人民的忠诚,把“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的长工村建设成在黄河北岸平原上飘扬半个世纪的一面红旗。实践队表示,史来贺精神与南开大学“公能”校训是若合一契的,就是心系国家、人民大众和与之相联系的事业,就是把小我融入大我,就是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在新时代做出南开人新的历史贡献。

在一个个村庄的调研期间,实践队们被一个个动人闪亮的事迹感动着——七里营镇的毛贻峰,2013年从郑州师范学校毕业后返乡创业,他五年如一日,从普通的电商到成交额全县第一的电商企业,他时刻不忘帮助本村和周边村庄贫困家庭,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电商扶贫明星”。崔庄村电商领头人王小鹏曾是先天二级残疾,在村扶贫小组和商务局的帮助与捐款下开办“农村淘宝”崔庄村级服务站,月销售额已超万元,王小鹏在实践队的采访中表示:“我要将我从政府、社会上得到的关爱,再传播出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戚庄村村民冯广毅四年前不幸遭遇严重车祸,精准扶贫的政策让他得以享受低保等一系列扶贫政策,但要强的他没有“等、靠、要”,他积极参加农村电商扶贫培训班,克服重重困难,目前已经成为一名月销售额突破五万的农村淘宝站点负责人,他再也没有了自卑的思想,在村里经常用自身经历鼓励乡亲们认真参加电商培训,感受到通过自身努力摘除贫困户的帽子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


历时六天,南开大学软件学院“赴冀、豫扶贫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将汗水挥洒在了古城新乡的土地上,把研究做在了田间地头间,实践队师生们的脚步并未停歇,他们将继续在河北隆化县以“电商扶贫”为主题展开调研,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时提出的“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相结合”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南开大学“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掌握专业知识,胸怀星辰大海,脚踏祖国黄土,心系人民群众。

(通讯员:陈镜宇)



FaLang translation system by Faboba